中国科大少年班本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客座研究员。发现中文特有的脑电波N200,提出汉字拼义理论,科学论证了中国文字的独特性;破解汉字拉丁化百年争鸣,高度提升了中文的国际地位。
张学新,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博导。主要采用脑科学技术,研究中文阅读和汉字信息加工。1984年进入中国科大少年班,1989年获中国科大物理学学士,1999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1999至2002年为耶鲁大学博士后,2003至2006为香港大学博士后,2006年至今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现兼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校外博导,汕头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导,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985”平台客座教授,2005至2010年任汕大医学院广东省分子影像实验室副主任。
2011年8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杂志发表汉字拼义理论,首次指出汉字是独一无二的拼义文字,同拼音文字一起,构成人类文字最高发展阶段仅有的两个类型。该理论从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全新视角,指出拼音文字是听觉文字,而汉字是视觉文字,两者切合不同的科学规律,汉字与拼音文字本质不同,因而也不可能拼音化。这就用科学的论证破解了汉字时候应该拉丁化这一百年争鸣。该论文2011年12月被社科“四大文摘”之一的《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2012年2月在《科学通报》杂志发表封面论文,报告了中文特有脑电波顶中区N200的发现,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N200只在中国人阅读汉字的时候出现,而西方人阅读字母文字的时候并不存在。N200的发现,找到了区分两种文字不同加工过程的一个关键的科学指标,表明汉字是视觉文字,其识别过程很早就涉及非常深入的视觉加工。汉字拼义理论和N200两个成果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上论证了中国文字的独特性,高度提升了中文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地位。
2012年10月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杂志发表论文,结合互联网、计算机和心理学的自适应测试理论,提出海量高考构想,探索形成真正评估素质教育的个性化高考模式。论文被《在线》杂志评定为五星级论文,评审专家认为“是一篇创新性非常强的论文。文章研究的是一个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选题。研究思路清晰,理论功底强,无论理论意义还是实践价值方面,都非常值得推广。” 2012年10月在复旦大学第一次公开介绍海量高考,《东方早报》用两个整版发表了演讲全文。海量高考方案引发强烈反响。有人评价它是“极具想象力和高度的方案。张老师的开放式海量高考构想是战略性的,相信对促进中国高考以及教育改革很有价值和意义,许多真知灼见让人钦佩。”有人评价说它“规模宏大、眼光独到、逻辑清晰,从试题的选取到考试的实施等一系列过程都让人耳目一新。我也希望这样的高考形势能尽快在中国实现,这将在考试史上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013年1月在《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发表论文,提出公评审稿方案,探索改革国内学术期刊的论文评审机制,打破片面依赖SCI的学术评价体系,树立中文杂志在国际学术界应有的学术地位。2013年5月,该论文被社科“四大文摘”之一的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列的《出版业》杂志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