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教授,候鸟研究和保护专家。主要从事水鸟和湿地研究,利用水鸟来监测环境变化,探讨可持续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的方法。长期致力于保护长江中下游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以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近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湿地和南海从事水鸟和湿地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相关工作发表系列论文和专著二十余篇(部),如Nature、Biological Conservation 等。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湿地国际雁类专家组成员、太平洋海鸟工作组成员。近年来赴瑞典、丹麦、美国、英国、俄罗斯和香港地区等进行学术交流和邀请报告。2006年获得第七届“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2008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名),2009年获杰出研究校长奖。
以下摘自《怒放的生命–在五一巾帼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我主要从事水鸟和湿地研究,利用水鸟来监测环境变化,探讨可持续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的方法。我的获奖,体现了大家对于我们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感谢省总工会和各级单位的认可和鼓励,感谢中国科技大学的培养和扶持,感谢我的同事和学生的鼎力支持,感谢家人和朋友的关爱。其中,特别感谢我的父亲,我在湘江边长大,童年时代父亲和我一起养猫养鸟,种花种草,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激发了我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我的启蒙老师,已故著名水鸟专家、安徽大学教授王岐山老师,是他引领我走上了鸟类学研究的道路。这些年,有太多的人和组织无私地给予了我帮助,在这里我深深地感谢你们!
此刻,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成长的历程。我13岁读了珍妮.古道儿在非洲研究黑猩猩的故事,从此希望研究动物,大学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我开始鸟类研究已是而立之年了,最早是研究科大校园的鸟类,并出版了我的第一本书《校园观鸟》,为爱鸟的人提供常见鸟类的资料。博士期间,我在南海的西沙群岛研究红脚鲣鸟,这是一种远洋性的海鸟,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在遥远的海岛上,我拼命工作。驻岛首长称赞我具有西沙军人的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部队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的工作进展很顺利。我的研究被誉为“开启了我国研究远洋海鸟的先河,填补了该物种西太平洋区域研究的空白”,中国鸟类学会授予我郑作新鸟类科学青年奖。2004年冬开始,我和著名的澳大利亚鸟类学专家MARK BARTER教授一起调查了中国东部的重要湿地。因为调查任务繁重,我们每天只能睡5-6小时。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早上在房间吃麦片,中午吃面包,只有晚上吃一顿正餐。终于,我们首次获得了中国东部越冬水鸟数量和分布规律的数据,同时发现了长江中下游湿地是我国水鸟最重要的越冬区,这说明长江中下游湿地的质量相对较好。因为鸟类有翅膀,环境不好就会飞走。为了保护这里的湿地和水鸟,我们决定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安徽沿江湖群。通过研究鸟类、植物和水体环境的关系,说明湿地环境变化的原因。这时世界著名的水鸟和湿地专家Anthony Fox教授加入了我们的研究队伍,使研究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支持我们,2008年科大和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建了“教学科研基地”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长江中下游是世界独特的生态系统,拥有很多特有水鸟,是人类和鸟类共同的家园。因此,我们的研究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已有10位世界著名的外籍专家来访,每年和我们共同工作2-3个月。3年来,我们组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8次,我成为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雁类专家组成员,并获得中国科技大学杰出研究校长奖。而升金湖基地也获得了科学院生态网络的支持。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为了了解湿地应用生态学的最新理论和研究方法,我应邀访问了美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保护区,和同行积极交流,了解不同的生态系统,不同的保护策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工作关系,我有机会观赏无数的自然美景和珍稀物种,并在世界各地结交了很多朋友。
以上是过去10年我主要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从实验师和环保志愿者,成为生态学教授,科大生态学博士点的负责人,并建立了一支国际合作的研究队伍,我童年的梦想终于成为了现实。今天我又获得了五一巾帼标兵的称号,我感到自己的生命在这早春的阳光中怒放!过去10年,我和我的团队,齐心协力,不懈奋斗,书写了一个关于梦想、热爱和执着的故事。我的获奖,是社会对于这个故事的认同-相信你所做的,永不放弃。
这里,我向大家进一步介绍一下我们工作的意义和内容。我们的目标是保护长江中下游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尤其是我们安徽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以便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曹垒 2011.3.3